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躍兵
跑城區、到鎮上,貨比三家、再三砍價,然后拖著農資回家,這是過去農戶購買農資的方式。最近,記者在永州零陵區、祁陽市、雙牌縣等地采訪有了新發現:越來越多的農戶,采用電話、微信、網絡等方式下單、采購農資。
一個電話,100噸復合肥送到家門口
2月24日一大早,幾輛滿載復合肥的車輛,駛進祁陽市羊角塘鎮種糧大戶鄧根智的院落。
鄧根智高興地對記者說,他3天前給祁陽市湘農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打電話,告訴對方要100噸某品牌復合肥,對方很快送來了,價格還較優惠。據了解,在祁陽,如今有不少種糧大戶通過這種方式采購農資。
永州市大多數農資經營店還開直播、開網店,方便農戶選購農資。23日,在大山里的雙牌縣瀧泊鎮觀文口村,種糧大戶于君強拿著手機,進入縣、鎮幾家農資經營店的網店瀏覽,不一會兒,在一家店里選購了水稻基肥等,坐等農資經銷商送肥上門。
2018年以來,于君強每年種糧600多畝,以前,他到縣城、鎮上選購,運輸農資,耗時耗力。自從農資經銷店開了直播和網店,選購農資變得方便起來。
祁陽市新三湘農資有限公司建起多個種植大戶微信群,主動邀請農業專家在群里講課,普及農業實用技術,介紹農資,接受農資采購訂單。該市潘市鎮鋼鐵村種糧大戶申智華說,他在群里學到不少種植、管理等實用農業技術;需要農資,在群里下訂單就可以了。
貼心服務,確保農資質優價廉
農資經營戶與農民群眾之間不見面購農資,能否選對農資?選購的農資是否價格偏高?質量如何保證?為了解決這些難題,有關方面的“土專家”、農技員紛紛出招。
開展貼心科技服務,幫助農民群眾選對農資。永州市的農業專家、農技員借助通達鄉鎮、村和社區的“智慧黨建”視頻系統、廣播“村村響”、微信、抖音等,開設“智慧鄉村講堂”“專家視頻熱線”等,通過“專題講座+現場直播+在線答疑”等形式,普及農業科技知識,為廣大農民群眾答疑解惑,幫助大家科學挑選農資。
23日晚8時,雙牌縣五里牌鎮農技員馬鑄國準時在直播間開課。馬鑄國1996年起在該鎮從事農技服務,全鎮耕地大丘小塊適合種什么、有什么注意事項等,他了如指掌。這段時間,馬鑄國白天下鄉搞農田調查,晚上指導大家,給土地科學“進補”。
積極“面對面”指導備耕備肥。零陵區郵亭圩鎮農技員唐春陽,這些天忙著到田間指導春耕生產。當地種糧大戶鄧光武介紹,去年,他在唐春陽的指導下選購農資、抓田間管理,392畝水稻實現增產,每畝增收節支120元左右。
農資經銷商公開價格,優化服務,讓農戶電話、微信、網絡下單選購農資有保障。祁陽市新三湘農資有限公司在全市發展260個營銷網點,實現城區、鄉鎮、大行政村銷售網點覆蓋,落實“三包”銷售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