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場所如何進行消毒 文章內容
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,COVID-19)疫情期間,為了給病人、疑似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觀察場所,遏制病情的蔓延,在很多地區設立定點醫院或專用病區進行隔離治療的同時,將賓館、體育館等場所作為隔離治療的場所;還有的輕癥病人或疑似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了“居家隔離”。 一、如何對隔離場所進行消毒? 消毒的時機 按照消毒時機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。 隨時消毒 隨時消毒:在病人或疑似者在治療或隔離期間,對其身體(如雙手)、經過的空間、接觸的物品、排泄物或分泌物等進行消毒。消毒的頻率與病人或疑似者生活行為有關。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隔離區內的人發生交叉感染,或病毒通過病人或疑似者接觸過的物品、產生的廢棄物等傳播到隔離區之外。 終末消毒 終末消毒:是在所有病人或疑似者解除隔離并離開后,對于整個隔離區,病人或疑似者可能經過的空間、接觸過的物品等進行消毒。終末消毒后隔離區可以恢復常規功能。 需要進行消毒的對象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(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,SARS-CoV-2)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,可能存在氣溶膠、消化道等傳播方式。因此,消毒的對象包括病人飛沫可能污染的物品或空間、病人可能接觸過的物品或空間、病人的排泄物,以及排泄物經過的區域等,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。 這些物品包括病人使用的床、床上用品、桌子、餐具、水杯、水池、馬桶、垃圾桶等;空間包括病人使用或經過的洗手間、臥室、樓道、交通工具等。 對空間消毒時應對空間內的物品、空氣、墻面、地面、空調系統,以及產生的污水等進行全面消毒。 消毒的順序 隨時消毒的順序 進行隨時消毒時,消毒人員應先對需要消毒的物品進行消毒,如水杯、毛巾等;然后對消毒時使用的容器進行消毒,如水池、水盆等。 終末消毒的順序 先對較清潔的空間進行消毒,如病人或疑似者很少接觸或經過的室內;后對污染較重的空間,如病人或疑似者居住的空間等。 先對室內進行消毒;后對走廊、樓梯、垃圾處理區、下水道等區域進行消毒。 室內消毒時,先對空氣進行消毒,然后由高到低、由內向外對室內的天花板、墻面、物品、地面等進行消毒。 消毒用品及消毒方法 紫外線、56℃環境下30分鐘、75%的酒精、大部分的含氯消毒劑、過氧乙酸、氯仿等都可以使SARS-CoV-2失去活性,達到消毒的效果。 下一篇東江學府白蟻防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