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“幸福河湖”出發 繪就水美新畫卷
今年長沙將創建20個小微水體示范片區和10條美麗幸福河
長沙晚報2月16日訊(全媒體記者 錢娟 通訊員 劉鐵偉)16日,記者來到望城區烏山街道團山湖村,清澈見底的池塘中,水草搖曳、魚蝦嬉戲?!艾F在袁家塘變漂亮了,岸上鳥語花香,生活好愜意!”散步的村民露出舒心的微笑。昔日“龍須溝”變今日“風景線”,河長制和小微水體整治工作帶來新變化。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,今年長沙將按照水安于民、水興于業、水美于村、水潤于心的總體要求,開展20個小微水體示范片區和10條美麗幸福河創建工作,繪就水美新畫卷。
近年來,長沙推進河長制湖長制、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,聚焦打贏“碧水保衛戰”,打通治水護水“最后一公里”,堅持“大小共抓”,構建小微水體治理管護長效機制。全市共有小微水體16.02萬處,涉及979個村(社區),設立片區河長3941名。下足“繡花”功夫,長沙對全市小微水體進行劃片分區管理,每個片區水體都有了“身份證”,每個水體都有由黨員、民間河長、村民護水志愿者組成的“監護人”。
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長沙將繼續強化河湖長制,科學鋪排年度“一江一湖六河”綜合治理任務,確保全市國控、省控斷面年度水質優良率穩定在100%。按照水安于民、水興于業、水美于村、水潤于心的總體要求,推進鄉村振興,開展20個小微水體示范片區和10條美麗幸福河創建工作,帶動小微水體、河湖水庫的生態建設、治理和修復。同時,積極推進望城區鐵爐湖-石渚河、長沙縣金井河上游-開慧河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項目,爭創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
與此同時,聚焦織牢防洪安全網,將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,推進椒花水庫、湘江東岸堤防綜合治理、撈刀河水系綜合整治等項目,修復水毀災損水利設施,進一步提升全市整體防洪減災能力。同時,將織密供水保障網,啟動長沙水網建設,構建起以湘江為主骨架、“六河”為主動脈、大中型水庫為大關節的現代化水網體系,科學有序分步推進河東、河西兩個片區水網建設。
來源:長沙晚報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